在制造企业中生产成本的计算是企业价值链的核心,因为只有准确的计算出生产成本才能以此为基础制定产品的售价,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最终决定企业是否能盈利。如何低成本快速的生产制造产品,使产品价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就需要实时掌握生产成本这一核心关键性的经营指标,准确的计算出生产成本,高效的调节原材料供应链和生产制造过程,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以往企业要通过ERP、MES等系统进行过程管控和价值处理,包括成本计算,这些系统成本高昂而且使用起来也非常复杂,尤其当产品、工序、制造工艺、物料等生产要素发生变化的时候,调整算法起来也比较麻烦,往往需要代码定制开发,成本代价和敏捷性也非常不友好。现在最新开发范式的规则或决策引擎已经脱离了原有条件匹配的固有开发范式,更聚焦于业务逻辑算法,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代码开发,它不是替代原有的ERP、MES等系统而是将原系统里的代码算法通过决策模型替代,需要做的只是集成调用,而且在生产要素发生变化的时候还能快速的迭代版本,这样就极大的增加了企业业务响应的敏捷性,降低了开发成本。
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3部分组成,其中直接材料是组成产品实体的部分,原材料投入不同的工序中,要经过加工、组合、流转的连续过程,生产出中间半成品,直至生产出产品,这个过程连续且复杂,原材料、半成品的形态不断动态变化,是成本计算过程中需要跟踪计算的重点也是难点。现在以一个连续的多车间或工序组成的产品生产线场景为例,每个工序或车间其实就是一个基本的生产环节,它的生产过程又可以分为3个部分,包括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投入耗用过程、半成品或产品的加工制造过程、半成品或产品的转序过程。对这3个部分的物料数据统计做为输入,需要通过一套生产成本算法计算出产品的生产成本。如图生产成本报表
l 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投入耗用过程

l 半成品或产品的加工制造过程

l 半成品或产品的转序过程

我们在Together规则引擎中建立如下模型,首先我们定义整个模型的数据结构

然后在建模器画布拖拽图元,定义整个决策模型的逻辑结构DRD图

输入数据
将数据结构与输入数据进行绑定
l 期初材料库存
l 其他耗用
l 制造过程
l 产品耗用
l 本期产品库存
l 本期产品生产
l 产品转序
l 其他产品耗用
定义业务知识函数
l “本期材料合计计算”即封装本工序内期初收到原材料的名称、数量、单价的自定义函数。

l “计算数量”即封装本工序内投入生产所耗用的原材料名称、合计数量、生产的产品名称的自定义函数。

l “计算金额”即封装本工序内投入生产所耗用的原材料名称、合计金额、生产的产品名称的自定义函数。

l “期末材料计算”即封装本工序内期末剩余的原材料名称、合计数量、合计金额的自定义函数。

l “本期产品合计计算”即封装本工序内期初剩余+生产的产品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的自定义函数。

l “期末产品计算”即封装本工序内期末剩余的产品名称、数量、金额的自定义函数。
决策块
l “期初材料合计”使用文字表达式的盒装结构,通过调用“本期材料合计计算”的自定义函数计算期初材料库存数据。

l “投入生产数量”使用文字表达式的盒装结构,通过调用“计算数量”的自定义函数计算产品耗用数据。

l “投入生产金额”使用文字表达式的盒装结构,通过调用“计算金额”的自定义函数计算产品耗用数据。

l “期末材料合计”使用文字表达式的盒装结构,通过调用“期末材料计算”的自定义函数计算期末材料结余数据。

l “本期产品合计”使用文字表达式的盒装结构,通过调用“本期产品合计计算”的自定义函数计算期初产品的结余+生产合计数据。

l “期末产品合计”使用文字表达式的盒装结构,通过调用“本期产品计算”的自定义函数计算期初产品的结余数据。

至此我们已经建立完成了“生产成本计算”的决策模型的构建,在Together建模器中打开测试表单,输入测试数据,我们可以快速的计算出一个周期内的产品成本。

通过数据明细我们可以看到与上面生产成本报表相同的计算结果

通过测试用例,我们实现上述算法需求,业务系统只需简单的系统调用即可使用模型逻辑。我们还可以发布版本,快速迭代需求的变化。赶快联系我们,体验Together规则引擎强大功能吧!